宣教日引
週日,開伯爾-普什圖省白沙瓦諸聖堂(All Saints Church)的主日禮拜剛結束不久,便傳來一則令人心碎的噩耗:威廉牧師(William Siraj)在開車回家的途中,遭遇兩名機車騎士開槍射擊,不幸當場死亡。
「巴基斯坦政府該保護及為基督徒伸張正義。」阿扎德牧師(Azad Marshall)在推特上如此寫道。
為什麼阿扎德牧師會這麼說呢?因為在巴基斯坦,基督徒面臨着社會從上到下的系統性歧視,不僅在職場上無法升遷,而且從事着地位低下的工作。惡名昭彰的《褻瀆法》自1986年頒布之後,便像一把利劍高懸在基督徒的頭頂上。基督徒男性(尤其是穆斯林歸主者)承受着極大的信仰逼迫,每天活在被惡意指控、監禁、毆打、酷刑和處決的恐懼之中。每年有超過千名女孩(包含基督徒、印度教徒)被綁架、施虐、改嫁並強迫改信伊斯蘭教。
許多激進的伊斯蘭組織號召年輕人以仇視基督徒為目標。威廉牧師之死,喚起諸聖堂會友們2013年的記憶。那年,兩名伊斯蘭極端分子透過自殺炸彈攻擊教會,身體不同部位散落各處,怵目驚心的畫面至今仍歷歷在目。
★★ 禱告 ★★
天父,我們要為所有在巴基斯坦政壇上的官員禱告。祈求神成為他們生命中的主宰,親自吸引他們來到祢的面前,敬畏祢的慈愛、良善、公義和聖潔,謙卑聆聽聖靈的帶領,以致有能力管理國家,讓百姓過上安寧、和平、端正、虔敬的生活。(提前2:1-2)為巴基斯坦基督徒禱告;在面臨急難之時,懇求主使他們將生命的繩索,繫牢在耶穌基督這塊堅固的磐石上,並賜給他們在任何境況下都能依靠祢的信心,向世人見證祢的奇妙恩典。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 阿們!
(資料蒙允許,摘錄自「宣教日引2024.01.24」)
宣教日引
十九世紀後期,君主立憲前的泰國(古名暹羅),陸續在法國的強勢殖民下,失去對柬埔寨的宗主權,以及對寮國領土的控制權。法國因此得以在東南亞建立「法屬印度支那聯邦」,統治範圍涵蓋今日的越南、寮國、柬埔寨,以及中國的廣州灣租界。在這個殖民故事的時代背景下,催生了二十世紀前期泰國國內的反天主教聲浪。
二戰時,泰國與日本結盟,並趁法國向德國投降而無暇關注亞洲殖民地時,對法發動戰爭,奪回此前所割讓給法國的部分領土;同時,因為當時法國殖民地以天主教為主流,泰國政府開始在國內大肆宣傳反天主教政策,並發動對國內天主教的迫害:包括強迫宣教士及法國公民離開泰國、政府機關禁止天主教儀式、迫使天主教徒皈依國教佛教、鼓動暴民攻擊天主教神職人員並洗劫天主教堂、關閉天主教學校與教堂等等。
在這期間,卻有泰國本地天主教徒因持續宣揚天主教、鼓勵其他教友堅持信仰而遭殺害,後來被教宗追封,表揚其信仰德行。泰國政府打着過去的「受害史」,將自身的極端民族主義合理化,迫害少數族裔與宗教團體,包括基督新教、伊斯蘭教在內的泰國其他少數信仰;這股國族主義的信仰氛圍,可能也是至今泰國人難以信主的原因。
★★ 禱告 ★★
天父,祈求祢醫治泰國人民在殖民中被傷害的歷史記憶,使人們放下對福音的偏見與反感,不再從殖民或政治這些濾鏡來看待福音。求祢賜給他們寬闊的心,能恩待在泰國受到宗教壓迫的人,願祢的愛和平安臨到這片土地,照亮人心,使他們能夠找到真理、自由,尋見真神。也求主的恩典降到泰國,打破極端民族主義和仇恨的牢籠,讓人們能彼此包容和愛護,建立一個和平與理解的社會。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資料蒙允許,摘錄自「宣教日引2024.01.15」)
宣教日引
有世界屋脊之稱的喜馬拉雅山脈(Himalaya)縱橫在中國與尼泊爾之間,綿延數千公里的雪山,承載着神對尼泊爾滿滿的祝福與考驗。
喜馬(Himal)和拉雅(Laya)這兩個尼泊爾語的意思分別為「高山」和「住所」,合在一起也就是「高山之處」。對尼泊爾人來說,能夠稱為「喜馬」的山是終年積雪及海拔六千公尺以上的大山,其餘的只能稱為丘陵(像是台灣的中央山脈)。
尼泊爾擁有多元的氣候與生態系;南方是與印度接壤的亞熱帶平原,北方則是高山極地氣候。而在這之間居住着兩大人種:一、最早定居在此,圓臉、黃皮膚的藏緬人種,他們又分為不同族,每一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與語言,大多信奉藏傳佛教和自然神靈;二、濃眉大眼、棕色皮膚,從印度大移民過來的印度雅利安人種,他們帶來的印度教信仰與種姓制度,至今仍影響着尼泊爾社會。
尼泊爾直到2015年《憲法》通過後,才正式成為宗教自由的國家。有趣的是,為了實現宗教自由平等,尼泊爾《憲法》將佛教、印度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和各族群的重要節慶,通通列為國定假日,使得一年當中充滿大大小小,將近四十個節慶假期。
★★ 禱告 ★★
天父,感謝祢賜予我們如此美麗的世界。每當我們眺望群山、仰望蒼穹和壯麗的大自然時,總是感到那麼驚奇與敬畏,看見自己是多麼微小的存在。然而,祢卻時時顧念着我們,垂聽我們每一個人的禱告。今天,我們要為尼泊爾向祢呼求,這裡還有許多不曾聽聞福音的人民,他們被印度教、佛教、自然神靈崇拜所綑綁,心中未曾享有真正的平安與喜樂。求神看顧在尼泊爾的基督跟隨者,愿他們在社會上成為光與鹽,散發基督的馨香氣息。求神保守尼泊爾的宣教團隊能順利進行各項事工。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資料蒙允許,摘錄自「宣教日引2024.01.03」)
宣教日引
斯里蘭卡的馬來人最早可追溯到13世紀,當時來自馬來半島單馬令王國的部隊,曾短暫地占領了錫蘭島北部,並與當地人口融合。今日大多數斯里蘭卡馬來人的祖先,則是荷蘭與英國人從馬來亞所派遣來的士兵,負責斯里蘭卡的殖民行政,因為當時馬來亞及錫蘭島都是殖民地。伊斯蘭信仰、祖先來自馬來群島,以及使用一種結合馬來語和泰米爾的混合語言,是他們維持馬來人身分認同的主要依據。
在斯里蘭卡海岸地區,當地馬來人修建了許多清真寺,例如最大城市可倫坡的賈瓦特清真寺、奴隸島上的軍事清真寺;斯里蘭卡的紅白大清真寺等。這座紅白大清真寺有兩層是由被流放到斯里蘭卡的馬來貴族所建造,此清真寺對斯里蘭卡所有穆斯林都有重要意義。
今天的斯里蘭卡馬來人,仍然擁有自己的社群,並常舉辦社交和文化活動。他們擁有自己的美食,例如薑黃飯、牛肉沙嗲,以及用醋、香料醃製的牛肉。他們都是斯里蘭卡公民,但也與馬來西亞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關係。到目前為止,斯里蘭卡馬來人仍是未得之民群體,還沒有已知的教會或門徒運動。
★★ 禱告 ★★
天父,感謝祢在馬來人歷史中的引導和保守,讓他們的祖先從馬來群島來到斯里蘭卡,並在這片土地上建立家園。祈求祢在這片土地上繼續引導他們來認識祢、追隨祢!求主此刻就預備他們的心成為接受福音的好土,在他們的身邊放下真心跟隨耶穌、願意將福音傳給馬來人的門徒,與他們建立深厚密切的關係,並在愛的交通中,成為馬來人需要的見證和福音介紹人。願歸主的馬來人成為他們族群的福音使者,有聰明智慧知道如何向馬來文化背景的人傳遞福音、栽培門徒。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資料蒙允許,摘錄自「宣教日引2023.12.27」)
宣教日引
遠自公元前二世紀起,泰米爾人就開始從現今南印度的泰米爾納德邦移居斯里蘭卡,同時因深受印度教種姓制度影響,泰米爾人其實可分成數十個種姓群體。今天,他們雖然屬於斯里蘭卡的「少數族群」,卻也有超過300萬人,而且他們的口語方言還保留着許多日常用語中不常用的詞彙,這些詞彙早已在他們的印度故鄉失傳了。
中世紀時,泰米爾人曾建立賈夫納王國,統治着斯里蘭卡北部,直到17世紀初被葡萄牙人征服為止。如今,泰米爾人在北方省分的人口統計中,依然超過9成,是當地的主要群體。
泰米爾人習慣用手抓食用餐,米製品是他們的主食,有類似米粉的「String Hopper」,混合着咖哩、椰奶汁、馬鈴薯食用;或是顆粒狀的「Puttu」,裝在竹筒中,底部用布包裹,使竹筒可以直立在陶罐中用水加熱,而且可調製成各式口味,有甜有鹹;另外還有米粉做成的薄脆煎餅「Appam」,加蛋或牛奶,也是十分普遍的早晚餐。
泰米爾人約有8成是印度教徒,其餘多是在葡萄牙征服賈夫納王國後改信的羅馬天主教徒,此外還有一小部分基督新教徒。大部分的泰米爾印度教徒信仰「民間印度教」,堅守着對本地村莊神明的信仰,而這些神明通常在正式印度教經典中找不着。一棵樹下、一塊大石、一座棚子……一個村莊裡可能有多達150個祭祀這類神明的簡陋場所,而這些印度教徒會在星期五點燃油燈、烹煮名為「Pongal」的特殊米製品來敬拜這些神明。
★★ 禱告 ★★
天父,斯里蘭卡泰米爾人長久以來受到印度教影響,活在種姓制度的束縛中。求主賜下大能的聖靈,打開他們的眼睛,使他們能看到印度教的虛妄和限制,使他們能轉離印度教,追尋真理和自由。求主差遣工人,將福音的信息傳遞給斯里蘭卡泰米爾人,更求祢興起教會和信徒,為斯里蘭卡泰米爾人禱告;主啊!願祢的聖靈運行在泰米爾人中間,賜下悔改和信心的恩膏,使他們的生命因認識祢而改變,進而帶領整個家庭和村莊認識祢,願他們在祢的愛中找到真正的自由和平安。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資料蒙允許,摘錄自「宣教日引2023.12.25」)
宣教日引
斯里蘭卡這個島嶼的基督信仰源頭,最早可追溯至使徒多馬至印度建立的「聖多馬基督徒群體」,他們的信仰後來又與傳至錫蘭的聶斯多留派(唐朝時傳入中國稱為景教)結合,現擁有本色化的教會與斯里蘭卡十字架標誌阿努拉德普勒十字架(Anuradhapura Cross)。
今日的斯里蘭卡全國,有大約150萬人的基督信仰群體,其中超過8成是天主教徒,絕大多數是殖民時期葡萄牙、荷蘭、英國等西方國家宣教所留下的基督徒後裔。獨立建國後,斯里蘭卡以佛教為國教,國家律法便明文規定:不能公開傳福音,更不能逼人改信基督。因此,傳福音在斯里蘭卡仍存在相當的挑戰。
「耶和華你曾應許,眾海島都要等待祢,眾海島都要歡喜……在每一個青翠的村莊、在每一條棕櫚樹海岸、在每一座高聳的山峰、在每一片廣闊的平原……就像奶與蜜一樣,在這片土地豐盛 湧流,祢永遠與我們同在,我們靠祢的應許而立。」這首《錫蘭之歌》,是由20世紀初抵達錫蘭的英國海外傳道會(Church Mission Society)宣教士Walter S. Senior所作,至今仍被許多斯里蘭卡基督徒傳唱。他們在這個島嶼上,雖然仍是少數信仰群體,但相信主的應許,要使斯里蘭卡所有族群都認識主!
★★ 禱告 ★★
天父,「航海的和海中所有的,海島和其上的居民,都當向耶和華唱新歌,從地極讚美祂!」願斯里蘭卡回應福音,發出得救的歡呼。求祢賜智慧與勇氣給斯里蘭卡基督徒,能以聰明、謹慎的方式分享福音,也保護他們免受迫害和壓迫,能夠堅定地活出信仰,成為福音的見證人。也求主裝備斯里蘭卡的教會領袖和傳道人,能夠引導、教導信徒,鼓勵他們去傳揚福音,並幫助他們在困難中繼續堅持。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資料蒙允許,摘錄自「宣教日引2023.12.23」)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269巷5號
電話 02-23631035
傳真 02-23633343
信箱 agape259@hfpchurch.org.tw
© 2016 中華基督教長老會台北信友堂版權所有.
Hsin-Yi Friendship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aipe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