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日引
這片基督徒人口僅占1%的土地上,日本與基督教的距離沒你想像得那麼遠。早在16世紀末,葡萄牙傳教士沙勿略開啟了日本與基督信仰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日本基督教並未局限於傳統的布道模式,而是不斷發展出多元且富有創意的福音策略。這幾周讓我們來為這個國家禱告。
說到亞洲的神學院,大家可能馬上想到香港、新加坡、韓國、台灣等地。那麼日本呢?日本有神學院嗎?有,而且還不少。從1875年同志社大學創校至今,日本已設立數十所神學院。
回顧過去,日本的神學教育有幾項特色:教學內容大多是直接移植自外國,缺少處境化,沒有按日本的需要,調整西方神學內容與教育體系;另外,是否加入國家教育體系,一直是個重要議題,有不同的優勢與挑戰。
而現在的日本神學教育,則意識到教會全職已不能滿足社會需求,開設教育、社會福利、人道救援等多元課程;在教學形式上,為了適應現代人的需求,出現非全日制和線上授課為主的神學院。然而,除了少數位於大城市的神學院,大多數學校都面臨學生人數下降、經營困難的問題。
面對以上現況,學者中村敏提出3項建議:一,以日本文化的角度思考神學教育,使其更貼近日本處境。二,加強各神學院之間的連結、合作,共同面對挑戰。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回到耶穌基督門徒訓練的精神,重新思考神學教育的本質——不只是養成知識,更是培養品格。
★★ 禱告 ★★
天父,祢按照祢的智慧創造天地,又藉著這智慧將祢的真理啟示給我們,並將一切奧祕都藏在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裡面,更藉著聖靈的引導,使我們得以明白真理。我們將日本的神學教育仰望在主的手中,求祢以祢的智慧來幫助祢的僕人,使他們能夠找到適合日本的福音敘述方式,讓日本這片土地上的人更多認識祢。願日本各神學院打破界線分明的日本文化,勇於彼此合作,互相幫補與成全,共同面對學生人數下降、經營困難等諸多挑戰。願日本神學教育在開設多元課程滿足社會需求的同時,不失其本質——既傳遞知識,更傳遞屬基督的美好品格。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
(資料蒙允許,摘錄自「宣教日引2025.04.12」)
宣教日引
佛教是亞州未得之民的信仰之一,而佛教徒的目標是成佛,並非倚靠神,否認有主宰或造物主。佛教的三大地理體系之一的南傳佛教是由印度向東南亞的斯里蘭卡、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傳播。這幾周讓我們來為這幾個國家禱告,也為身處當地的宣教師禱告。
泰國給予男性很大的包容,男人往往年輕就流連娛樂場所,究竟要如何向泰國男人傳福音呢?
OMF內地會的宣教士索性以球會友,開啟創意宣教的路!足球深受泰國全民喜愛,所以Sattha信心足球事工製造許多機會,讓足球員和短宣隊,配搭在地教會走進社區。
小小的足球,破冰一把罩,打破語言及文化障礙,凝聚社區不同背景的人。年輕人在運動中找到自信,建立有紀律的健康生活,也接觸到基督信仰。
足球事工消融了人們對基督教的隔膜。Sattha把足球帶入耙柒村莊,村長儂起初袖手旁觀,後來固定每週帶十幾位孩子參加訓練。孩子上生命課程時,儂在一旁,也聽見了福音。耕耘四年多,村莊終於結出初熟果子,校長也在聖誕節開放學校,讓宣教士分享耶穌降生的故事。
「踢足球傳福音」,讓宣教士的足跡踏遍泰國中部十三多個省分。還有,耙柒村莊中不識字的老婦人,也學會用圖片向鄰里傳福音。無所不能的上帝,使用每個人的興趣、才華、特質,點亮這個世界。
★★ 禱告 ★★
天父,感謝祢給OMF宣教團隊創意,以足球敲開泰國佛教徒群體的心門,願祢雲柱火柱的同在,陪伴Sattha信心足球事工深入泰國大小城鎮,無論開拓或跟進、門訓,都求祢賜下恩典與澆灌聖靈,帶來許多人生命更新的見證。我們祈求祢不斷興起年輕同工,甚至是本地門徒,委身於這個足球事工。願足球隊與短宣隊、當地教會有美好的配搭合作,凡他們腳掌所踏之地,祢都賜給他們,使他們留下深刻的福音佳美腳蹤。求祢供應團隊一切需要,興旺同工的身心靈。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資料蒙允許,摘錄自「宣教日引2025.02.28」)
宣教日引
佛教是亞州未得之民的信仰之一,而佛教徒的目標是成佛,並非倚靠神,否認有主宰或造物主。佛教的三大地理體系之一的南傳佛教是由印度向東南亞的斯里蘭卡、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傳播。這幾周讓我們來為這幾個國家禱告,也為身處當地的宣教師禱告。
愛必須轟轟烈烈,訴諸言語嗎?未必盡然。但愛,讓人有所行動。正如聖經中,上主沉默了400年後,那位世人口中的「道」,親自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滿有恩典與榮光,更在十字架上以完全的犧牲,銘刻下永不能磨滅的救恩記號。
這一季,我們多方輾轉想訪問寮國宣教士,但每條線追到最後,都斷在宣教士那端。唯一短暫通上話的一位,口氣十分緊張,細細地查驗了我的身分,但提起寮國,瞬間如蚌殼緊閉,諱莫如深,連連說:「風頭很緊。」我們只能匆匆掛上電話。
當最後一條談話希望的線索,從安全管道回覆「此時緊張不宜」,我忽然明白,「沉默」,足以訴說他們的福音處境。
寮國宣教士,是一群沉默的行動者,他們的名姓不會有人知曉,也不會留下任何書寫記錄供人紀念。今天,我們為寮國前線無名、無聲的福音工人禱告,求主親自保守他們所做的工、所行的路,並供應他們所需。
★★ 禱告 ★★
天父,我們為寮國的宣教士、福音使者禱告,他們默默地透過行動、生活的樣式,彰顯祢的恩典與榮光,願神讓他們成為燈台上的光,吸引眾人就近福音。詩篇說:「耶和華的使者在敬畏神的人四圍安營,搭救他們。」求祢看顧宣教士,在他們所行的道路保護他們,救他們脫離捕鳥人的網羅,並充足供應一切的需要。當他們有講說福音的機會時,祢大能的話語觸摸寮國百姓,成就祢所喜悅的旨意。祈求祢柔軟當權者的心,謙卑地知道用腳踢刺是難的。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
(資料蒙允許,摘錄自「宣教日引2025.02.26」)
宣教日引
佛教是亞州未得之民的信仰之一,而佛教徒的目標是成佛,並非倚靠神,否認有主宰或造物主。佛教的三大地理體系之一的南傳佛教是由印度向東南亞的斯里蘭卡、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傳播。這幾周讓我們來為這幾個國家禱告,也為身處當地的宣教師禱告。
或許柬人對福音不是心硬,只是感到陌生。柬人與僧佛,自滄瀾王國起,就在歲月中並肩而行。這種長久的陪伴,如同滴水穿石,無法忽視。所以,宣教士披星戴月、翻山越嶺地來了。
1995年,赤柬政權下柬埔寨支離破碎的報導,觸動了史偉家(Daniel Zwygart)的心。在瑞士五星酒店當廚師的他,像酒政尼希米向上帝禱告,想去重建城牆。多年後,偉家來到柬埔寨東北部。儘管他與台灣妻子葳葳埋頭耕耘,但陪伴的朋友們,似乎仍未準備好要將生命交託給耶穌。
「作為開拓宣教士,我們可能看不到豐收的成果。其他人或許會看到。想要收割,首先必須播種,而播種需要辛苦的勞作。其實,播種之前,可能還要先耕田,把所有石子清理出來,才能結出果實。」
偉家和葳葳宛如農夫,單純赤誠地守候田地,不疾不徐,因為明白:「我的獎賞不在於所謂成功的事工,而在於上帝。我們來到這裡,不是為了證明自己,而是要榮耀上帝。」
★★ 禱告 ★★
天父,宣教士在異鄉,被強大的社會傳統包圍,好像倒進洋海的小水滴,看似微不足道,但弟兄姊妹的禱告,就像無形的軍隊相伴。求祢開啟眾人的眼目,看見祢的火車火馬圍繞前線的宣教士與禱告者,而祢是得勝的旌旗與元帥。(王下6:16)「看哪,農夫忍耐等候地裡寶貴的出產,直到得了秋雨春雨。」我們以信心仰望叫萬物按時生長的神,必在偉家與葳葳撒種、澆灌的土地工作,並深信祢的國度就像芥菜種子,是百種中最小的,但終將在柬埔寨人心中成長為大樹。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
(資料蒙允許,摘錄自「宣教日引2025.02.24」)
宣教日引
佛教是亞州未得之民的信仰之一,而佛教徒的目標是成佛,並非倚靠神,否認有主宰或造物主。佛教的三大地理體系之一的南傳佛教是由印度向東南亞的斯里蘭卡、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傳播。這幾周讓我們來為這幾個國家禱告,也為身處當地的宣教師禱告。
曼德勒的街頭,瀰漫著一絲不安,作為緬甸第二大城市,她本該充滿活力,如今卻籠罩在戰爭的陰影中。
自緬甸軍政府2021年2月發動政變,推翻民選政府,緬甸人民便狼狽地承受內戰與新冠疫情的夾擊,許多宣教工人被迫暫時撤退。2023年7月,我們與差會夥伴再度返緬,成立學生中心,開始曼德勒的青年事工。從取得居留證,到駐地裝潢、招生、開幕,我們在短短3個月內,完成了所有準備工作,一切都離不開上帝的恩典。
當我們仍沉浸在勇渡約旦河的雀躍之際,臘戌戰火、緬甸徵兵令、通貨膨脹、缺油缺電紛湧而至,直接影響學生中心的拓展計畫。戰事風聲來襲後,員工人心浮動、學生無心向學。
當一切都變得跟原先想的不一樣時,讓我們一起禱告,也記念在緬甸各處的宣教士,求主親自引領扶持。
★★ 禱告 ★★
天父,緬甸地震加上內戰的雙重困局,使得緬甸許多百姓生活陷入極大的艱難與困苦。求主憐憫,讓城市重建計畫與民間及各地國際支援,可以順利抵達緬甸災民的手中。求祢看顧緬甸當地及中國、泰國邊境的教會及宣教士,盼望面對天災人禍,內憂外患的緬甸,福音工作不被攔阻,流離失所的難民得到教會或福音機構的庇護,各方短中長期的救援物資不斷絕,上帝的恩手也不離開他們。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資料蒙允許,摘錄自「宣教日引2025.02.22」)
宣教日引
佛教是亞州未得之民的信仰之一,而佛教徒的目標是成佛,並非倚靠神,否認有主宰或造物主。佛教的三大地理體系之一的南傳佛教是由印度向東南亞的斯里蘭卡、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傳播。這幾周讓我們來為這幾個國家禱告,也為身處當地的宣教師禱告。
寶石城,是斯里蘭卡的一座城市,這裡雖盛產寶石,但當地人多半貧窮。寶石城的五百多個村落,星散於各山頭,基督徒與教會寥寥可數,弟兄姊妹通常要乘車或步行半小時至兩小時,才能到市中心教會崇拜。
2023年10月,小洋來到此地,以當地教會為據點,進村探訪,幫忙扶貧關懷,在居住的村落、教會,以及20公里外的村莊,陸續開展4個英文班。
短短8個月內,70位學生加入課堂,讓她接觸了數十個村莊的孩子。璞玉般的孩子們,心地柔軟,聆聽福音,做了決志禱告,但願福音光芒,將他們雕琢成璧。可惜的是,每年4月雨季滂沱,至6月水患高峰,常常阻絕了人們來到教會。
小洋盡心作主工的同時,心裡有塊特別柔軟的地方,裝著香港年邁的爸爸。雖然爸爸身體日漸衰弱,左眼失去視力,去年才熬過病危,但當女兒回港探望,與他禱告、唱詩歌時,他總會一起唱和,且說耶穌在他心裡,叫小洋的心得安慰,得以前行。
★★ 禱告 ★★
天父,祢曾跟但以理說:「通達人必發光,如同穹蒼的光輝;那使多人歸義的,必發光如星,直到永永遠遠。」求祢建造小洋和寶石城的基督徒,使他們發出獨特的生命光芒,成為祢璀璨的聖所、領人歸義的星光。求祢賜給小洋能力和恩典,活出祢榮耀的旨意,幫助她學習僧伽羅語、適應當地文化。每當她與人講論主耶穌時,聖靈就賜下精確的話語,觸摸人心。也願福音種子透過孩子在斯里蘭卡家庭發芽生根。我們為小洋的父親禱告,願他經歷主的平安、喜樂與醫治。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資料蒙允許,摘錄自「宣教日引2025.02.20」)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269巷5號
電話 02-23631035
傳真 02-23633343
信箱 agape259@hfpchurch.org.tw
© 2016 中華基督教長老會台北信友堂版權所有.
Hsin-Yi Friendship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aipe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