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日引
娜迪亞抱着她的孩子從首都的太陽城貧民窟逃竄出來。兩大黑幫在那交火,人們躲在家中不敢出門,但子彈還是穿過破爛的房舍,打死了她的丈夫,而受傷的大兒子則在逃難途中失散。
人口稠密的太陽城缺乏水電,是西半球最窮困最危險的地區。在貧民窟之外的地方,供電時間僅三、四個小時。四分之三的海地家庭沒用過自來水,他們每天須用繫繩的小桶子從井裡打水,並用水桶承接雨水使用,上頭常漂浮着蚊蠅及灰塵。
海地的原住民是泰諾人(Taíno),但老早就被殖民者的奴役及帶來的傳染病滅絕了;為了擴充島上的人力,海地人的先祖從遙遠的非洲被販運至此。
隨着海地先祖一起上岸的,還有非洲的巫毒教(Vodou,又名伏都教)。雖然黑奴們在抵達島上的8天內都必須受洗(超過80%的海地人是廣義基督徒),但神祕又充滿原鄉情懷的巫毒文化始終呼喚着他們。
巫毒教相信有一位主神,但人們只能透過諸多神靈(統稱為羅亞,Loa)跟神溝通和祈願。音樂及舞蹈是巫毒儀式最重要的靈魂,祭司在慵懶迷幻的歌聲中起舞,好鼓手必須掌握節奏才能招喚羅亞降臨。隨着時間過去,黑奴漸漸地將在天主教堂看到的儀式、物品,融於巫毒教。如今,十字架、聖像常見於巫毒祭壇和典禮上,祭司甚至擷取「耶和華」的法語近音來稱呼羅亞,向其禱告。巫毒教於2003年正式被認可為海地官方信仰之一。
★★ 禱告 ★★
天父,「當耶和華纏裹他百姓的損處,醫治他民鞭傷的日子,月光必像日光,日光必加七倍,像七日的光一樣。」至高者啊,願祢在海地興起發光,澆灌聖靈的大能,使百姓離棄一切汙穢,分別為聖,單單愛主;「你雕刻偶像所包的銀子和鑄造偶像所鍍的金子,你要玷汙,要拋棄,好像汙穢之物。」祝福海地教會滿有服事人的恩賜,在真道上站立得穩,突破徒具儀式的宗教行為和習慣,使基督的生命與真理話語,在百姓心中長大成熟、有根有基,好做祢聖潔合用的器皿。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資料蒙允許,摘錄自「宣教日引2023.12.16」)
特別代禱
l 感謝神,已有26個以⾊列⼈和⼗多個外國籍⼈質被釋放。
l 為還有200多個⼈質在哈瑪斯⼿中禱告,求神保護他們,並使他們每⼀個都能平安回家。
l 為加薩⼈⺠,能減少傷亡禱告。
l 為以⾊列政府及軍⽅⾼層,有智慧進⾏地⾯作戰禱告。
l 為這段時間各樣的福⾳⾏動,能有神的同在,並且能使更多⼈聽到福⾳,甚⾄回應福⾳禱告。
l 為兩邊的人民禱告,並為兩邊人民都能透過耶穌與神和好禱告。也請為兩邊的信徒,願意從受害者情結中走出來,願意被醫治,甚至願意去擁抱他們的仇敵禱告。
宣教日引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統計,南蘇丹兒童的識字率排全球倒數第二,近八成人民是文盲。
「如果你可以拿着槍叫別人都聽你的,誰還想當個好人被欺負?」很多孩子自小便目睹社會悲劇,但長大後還是加入軍伍,拿起槍桿子,複製大人的暴力模式。軍閥們從未好好受過教育,對於學校被毀、兒童失學毫不在意,經常占據學校,作為訓練基地。
「南蘇丹的問題,並不是送食物跟水就能解決。」一位人道工作者認為缺乏教育是根本問題之一,他說:「這讓他們沒有能力靠知識、智慧識別問題,而找到解決國家問題的方法。他們也缺少改變環境的技能和明智的判斷與決策。」掌權的軍閥也如此,國家就格外悲慘了。
南蘇丹缺乏老師與教材,然而慈愛的上帝沒有放棄呼召祂的子民重修荒涼之處。詹姆士決定放棄綠卡,留在家鄉教孤兒讀書,三棵樹就是他們的教室,第一棵樹下教ABCD,第二棵樹下上數學課,第三棵樹下教孩子「神愛世人」。
美國宣教士金柏莉在南蘇丹開辦孤兒學校。「她放棄銀行CEO的工作,多麼傻啊!甚至在民兵暴行下受苦,值得嗎?神在哪裡?」許多人質疑她的這個決定,但她以德蕾莎修女的故事作出回應:有天,記者問修女:「當一個孩子死在街頭的時候,妳的上帝在哪裡?」修女回答:「上帝正陪着他。你真正該問的是:你在哪裡?」
★★ 禱告 ★★
天父,求祢更多賜下與哀哭者同哀哭的心,讓我們來為南蘇丹禱告。我們的愛心與行動既有限又缺乏,只關注自己生活的冷漠,需要祢的憐憫來打破,更多學習在受苦的人身上,看見自己的責任。求祢為蘇丹與南蘇丹興起師資和興學、教育的資源。聖靈喚醒政府與民兵團體對下一代教育的重視,制定協議與保障孩童受教權與不受侵犯的教學空間。求父醫治孩子們的創傷,用恩典、真理栽培他們成為公義樹、上好的真葡萄樹、和平之子,成為轉化國家與社會的重要力量!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資料蒙允許,摘錄自「宣教日引2023.12.08」)
宣教日引
基督教在衣索比亞的發展,最早可追溯到第一世紀,腓利到衣索比亞傳道,為一名握有大權的太監受洗(徒8:26-40)。不過,讓基督教成為衣索比亞主流宗教的關鍵時刻,是在西元四世紀的阿克蘇姆王朝。當時有兩位來自推羅的基督徒商人,因海難輾轉來到阿克蘇姆皇宮中擔任奴隸,一次的因緣際會,成為阿克蘇姆王儲埃扎那(Ezana)的教師,埃扎那因此成為基督徒。埃扎那登基為王後,大力推行基督教,阿克蘇姆王國成為世界上最早接受基督教的國家之一。爾後,即使衣索比亞經歷伊斯蘭文化的強力席捲,衣索比亞基督教仍在狂風中倖存下來,並向南移動,建立許多教會。
如今,衣索比亞基督徒占總人口的63%,包含衣索比亞正教、基督新教和天主教。其中,人數最為龐大的為衣索比亞正教,是基督教東方正統教會的分支,主張耶穌基督的人性融入神性,形成一種性質,有別於我們所熟悉的「基督二性論」。而在衣索比亞的基督新教,則是以路德宗為主流。
保羅在加拉太書寫道:「有了機會就當向眾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當這樣。」別忘了!遠方的衣索比亞基督徒也是我們家中的弟兄姐妹。
★★ 禱告 ★★
天父,願世界的眾教會看見衣索比亞弟兄姐妹的需要,心被激動,在愛裡慷慨地給予,成為恩典流通的管道,祝福衣索比亞這塊土地。主啊!衣索比亞基督徒是屬祢的百姓,是承受永約的人,我們向祢禱告,求主保守衣索比亞的基督徒與眾教會,使他們在各族中成為和平使者,以生命作見證,招聚更多人來認識祢,並將信仰傳承給下一代。求聖靈與衣索比亞基督徒同工,感動這世代的年輕人,以耶穌基督的救贖恩典為至寶,把人生建立在磐石之上。求神持續看顧衣索比亞教會以及宣教事工的發展,使萬國萬民歸向祢。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資料蒙允許,摘錄自「宣教日引2023.11.28」)
宣教日引
幾十年的政治動盪,索馬利亞儼然成為一個恐怖主義煉蠱場,誕生了極具規模的伊斯蘭極端組織—青年黨(Al-Shabaab)。
青年黨主張推翻中央政府,驅逐外國軍隊,尋求在伊斯蘭原教旨主義下建立「大索馬利亞國」。2006年,青年黨成功奪取首都摩加迪休的控制權後,漸漸地站穩腳跟。直至今日,索馬利亞中、南部皆落在青年黨的手中。青年黨以強迫平民(特別是兒童)或以提供豐厚收入等方式增加成員,目前人數估計有七千到一萬兩千之間。
青年黨在其控制區域執行嚴厲的伊斯蘭教法,如禁止電影、音樂等各種娛樂活動;對判教者處以嚴密監禁、死刑;女性需穿着布卡罩袍(Burka),兒童需接受杜克西教育(Islamic Duksi classes)。即使索馬利亞目前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人道主義災難,青年黨仍拒絕與非營利機構合作,使缺糧危機雪上加霜。
青年黨持續以恐怖攻擊向大眾顯示它的存在,造成索馬利亞社會動盪不安。近年,該組織製造多起摩加迪炸彈事件,奪走了上百條人命。
此外,索馬利亞政府為了贏得保守穆斯林社會的支持,表現出強烈的反基督教意識。2023年,索馬利亞在基督徒受逼迫的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目前,索馬利亞基督徒約有幾百位。
★★ 禱告 ★★
天父,願祢主動介入索馬利亞青年黨成員的生命,親自向他們顯現,溫柔地對索馬利亞青年黨成員說話。我們祈求聖靈施行救恩,使索馬利亞青年黨悔改歸向主,就像大馬色路上的保羅,被神光照後,便為主擺上自己,見證神拯救的大能,作義的器具。為受逼迫的索馬利亞基督徒禱告,在任何景況下,他們有從神而來的智慧,說合宜的話;即使在軟弱之中,他們也能夠明白神的恩典夠用,心裡有真平安。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資料蒙允許,摘錄自「宣教日引2023.11.25」)
宣教日引
根據「敞開的門」所公布的最新《全球守望名單》,葉門在基督徒受逼迫的排行榜上名列第三;相較於去年,今年躍升了兩個名次,人們對當地基督徒的迫害持續加劇。
葉門基督徒大都來自穆斯林背景。公開背叛伊斯蘭教是重罪,依照不同的部落傳統,處罰方式不一,可能是判死刑、遭監禁、流放、身體虐待、被剝奪財產或強迫婚姻,多是由家族領袖或當地激進的穆斯林組織執行。
2022年,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因缺乏資金,大幅削減對葉門的糧食援助,讓葉門基督徒的生活更加困難。因為緊急救助物資主要是透過當地的清真寺和穆斯林領袖分發,而他們歧視所有不被認為是虔誠穆斯林的人。
然而,不可思議的是,葉門基督徒人數卻正在不斷地增加。阿布德與妻子信主後,建立了幾個祕密家庭教會。他說:「在聖經中,信徒因為被迫害而使福音廣傳,這讓我可以更堅定地繼續禱告,希望葉門也能被基督贏得。」
★★ 禱告 ★★
天父,幫助我們時常記念那些被毀謗及遭患難的葉門基督徒。我們祈求神,主動靠近這些因祢名被囚的神兒女,向他們顯明祢的同在,使他們清楚明白祢永不離棄他們,心就得剛強。主啊!願祢用公義的右手,扶持葉門弟兄姐妹的信心,用祢的話語安慰激勵他們,讓他們即使處在困頓中,也有勇氣效法保羅和西拉,滿有平安地敬拜讚美神!願神的名在這片土地上得到尊崇,聖靈使逼迫者的心回轉向神,如大馬色路上的掃羅,得見真光,認出這位審判死人和活人的主。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資料蒙允許,摘錄自「宣教日引2023.11.12」)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269巷5號
電話 02-23631035
傳真 02-23633343
信箱 agape259@hfpchurch.org.tw
© 2016 中華基督教長老會台北信友堂版權所有.
Hsin-Yi Friendship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aipe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