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日引
多數魯圖爾人居住在達吉斯坦南部薩穆爾河流域的山谷地帶。這些傳統牧民以飼養牛、羊為生,並種植小麥、黑麥、大麥、小米、裸麥(一種耐寒的小麥)等作物,還擅長陶器、皮靴和羊毛製品等手工藝。
魯圖爾的社會結構以圖胡姆(Tukhum,氏族)為單位,每個圖胡姆由幾個家族組成,這些家族有著共同的男性祖先;每個家庭都是父權制,婦女和家庭成員都要服從男性家長。直到一百年前,多數魯圖爾人仍居住在有兩房的單層或雙層樓石屋裡,沒有窗戶、只有採光洞。來到現代,他們的建築已經有窗戶了,並裝飾著厚厚的羊毛毯或氈毯。
約在十世紀,伊斯蘭教雖已傳入魯圖爾人中,但受古老信仰影響的緣故,他們仍會進行各種神祕儀式,包括對自然、狩獵、生育等事物的崇拜。目前,魯圖爾的基督信徒人數屈指可數,然而近年來已有宣教團隊開始翻譯魯圖爾語的聖經和福音資源,並展開門訓,期望能引領更多魯圖爾族人認識獨一的救主。
★★ 禱告 ★★
天父,感謝祢使聖經繼續翻譯成魯圖爾人的語言。求主呼召願意前往、並住在魯圖爾人當中,與他們分享基督的宣教工人,更求祢使魯圖爾人能夠打開心,認識唯一的救主。求主使他們對恩典的靈性開放,接受救恩,並讓這恩典在魯圖爾人的家庭和圖胡姆社群中廣泛流傳,求祢在北高加索地區興起魯圖爾人的門徒建造運動。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資料蒙允許,摘錄自「宣教日引2023.09.07」)
宣教日引
在達吉斯坦至少有二十種語言沒有書面文字,貝日塔語就是其中一種。莫可奈何之餘,貝日塔人只能學習最大群體阿爾瓦人的文字、讀阿爾瓦的文學典籍,可是在生活中,依舊說著令他們最感親近的貝日塔語。
直到某一天,令貝日塔人震驚的事發生了。他們收到了上帝送來的禮物,那就是第一本用貝日塔語印刷出版的書《母語路加福音》!一位專業的語言學家,埋首改編了阿瓦爾的書寫系統來標注貝日塔語言。
超過五千名貝日塔人收到了莫斯科聖經翻譯學院(IBT)所分送的這卷書。貝日塔人很感動,沒想過這個瀕危語言還有人記念,並用文字保存他們的語彙。
「翻譯過程可謂絞盡了腦汁!」IBT語言學家舉了個例子,「貝日塔語有很多個表示『羊』的詞,卻沒有『葡萄』這個詞,我們得用『甜水果』或俄語的『Vinograt』替代。有時甚至必須創造陌生的新詞匯,但我們盡量不這麼做。」
2005年,貝日塔語的《箴言》也問世了,還有一本圖解版的《福音故事書》。甚願貝日塔人被天父所預備的最大禮物耶穌基督所感動。
★★ 禱告 ★★
天父,祢沒有遺忘這群只有八千人的貝日塔人!我們為聖經翻譯學院在世界各地的譯經工作向祢獻上讚美!謝謝祢呼召語言學家與譯經員投注時間,為許多世人不認識、甚至人數稀少的民族翻譯聖經,使人們有管道來認識基督。祈求祢為各民族繼續預備專業的譯經人才和資源,也興起有能力的本地人來協助校訂內容!但願每個收到聖經的貝日塔人與家庭,可以被神活潑的話語吸引。當他們閱讀時,真理的靈便向他們吹氣,開啟他們對基督的認識、渴慕與回應。也求祢為貝塔日人預備傳道者,及建立強壯的教會。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資料蒙允許,摘錄自「宣教日引2023.08.15」)
宣教日引
彼得•馮•烏斯拉爾(Peter von Uslar)男爵奉命編纂《高加索史》,過程中意外地對高加索語言著迷。他為許多民族留下寶貴的語言學資料,其中一則紀錄了阿爾奇人的傳說:
「神創造了國家和民族,也賜下語言給民族,但語言的數量比較少,有些民族必須共用一個語言。而所有的民族都拒絕接受世界上最難的語言,於是阿爾奇語就成為人口最少的阿爾奇人的語言。」
歷年的人口普查中,阿爾奇人的數量急速減少,因為他們自認是阿瓦爾人(Avars)註,而被歸類為阿瓦爾的分支;但他們對阿爾奇語又情有獨鍾,拒絕政府要他們說阿瓦爾語的建議。
阿爾奇人善於牧養和編織,榮譽感強烈,分布在達吉斯坦南部的8個聚落。主村阿奇布(Archib)位於海拔兩千多公尺處,在衛星俯瞰下,是個位於小盆地中的狹長聚落,四周環繞宛如金字塔的尖山,旁有卡拉科伊蘇河(Kara-Koisu)流過。
在蘇聯無神論時期,阿爾奇人堅定地持守了伊斯蘭信仰,但同時也離不開其民間習俗與聖樹崇拜。目前,福音工人還找不到進入這個群體的方式。
註:達吉斯坦最大的群體。
★★ 禱告 ★★
天父,諸天訴說祢的榮耀,穹蒼傳揚祢的手段,祢的永能和神性藉著一切受造之物,都明明可知。雖然阿爾奇人尚未有母語聖經,但我們祈禱在他們仰望浩瀚的星空、俯視險峻的山谷時,能有祢超然的啟示,而發出對造物主的讚嘆和敬畏,並藉著異夢、異象與耶穌基督相遇,認識創造天地、自有永有的真神,而踏上尋求真理的道路。求祢讓阿爾奇語的聖經翻譯能順利開展並完成,讓這個民族學會「天國的語言」。願祢也打發工人,或藉著歷史考察、或民族研究、或醫療和商業訪視……讓基督跟隨者能在他們當中生活、做見證,為主預備道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資料蒙允許,摘錄自「宣教日引2023.08.13」)
宣教日引
沙皇於19世紀向高加索擴張,引發山民激烈反抗;征服高加索後,推行俄化,試圖改變當地居民的文化和宗教。北高加索聯邦管區是俄羅斯唯一的穆斯林聯邦管區!這幾周,讓我們來為他們禱告。
切爾克斯人是古老的阿迪格部落的分支,有着高挑的身型與美麗的臉龐,在高加索自由的天地間逐水草而居,卻在著名的「切爾克斯大流放」中險被滅族。
十八世紀,俄軍決意登上這座高傲的山峰,打算將高加索山納入版圖,卻被頑強的切爾克斯人阻擋了腳步。切爾克斯男人驍勇善戰,古希臘時期是列國重聘的傭兵。帝俄蔑稱他們為「山地人」或「土匪」。漫長的戰爭僵持了百年,最後一支切爾克斯軍隊被擊敗後,沙皇立刻展開鐵腕鎮壓,共計150萬名切爾克斯人在戰爭前後遭到殺害,餘民中的90%被押至黑海邊,在前往鄂圖曼帝國的流放長路上病死衰殘。
高加索的切爾克斯族支離破碎,餘者僅存10萬人,家園多了許多不熟悉的面孔—沙皇將其他民族遷來,讓切爾克斯人不再是當地的多數群體,便無力反抗。現有七百多萬名切爾克斯人流散到各國,他們從未見過壯麗的故土。
十七世紀前,切爾克斯曾接受過基督教,如今幾乎都是遜尼派穆斯林。約有7%的俄羅斯切爾克斯人信奉切爾克斯一神教。
★★ 禱告 ★★
天父,我們要讚美至高者的仁慈。世上的王用刀槍和軍隊使人臣服投降,祢的愛子則是謙謙和和地騎着小驢駒進城、成為僕人為門徒彎身洗腳、用自己的生命換來我們無罪釋放。願切爾克斯民族早日明白神對他們的愛如此深刻,便呼朋引伴地遷到祢愛子的國度中安居,「那時,他們必仰起臉來毫無斑點;也必堅固,無所懼怕。他們必忘記苦楚,就是想起也如流過去的水一樣。他們在世的日子要比正午更明……他們因有指望就必穩固。他們躺臥,無人驚嚇,且有許多人向他們求恩。」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資料蒙允許,摘錄自「宣教日引2023.08.03」)
宣教日引
北高加索聯邦管區是俄羅斯唯一的穆斯林聯邦管區!這幾周,讓我們來為他們禱告。
現代的阿迪格人是指住在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庫班河畔的原住民。在河流縱橫的平原上,有肥沃的黑土可耕種,高山草原帶則滿足了游牧人對水草的依賴,因此吸引了古老的阿迪格部落逐步從冬季寒風呼嘯的黑海沿岸,進入了較為暖和的高加索西北麓。
受東羅馬帝國的影響,阿迪格先祖們信奉基督教。但鄂圖曼帝國崛起後,蘇丹不斷地將伊斯蘭傳教士送進高加索地區,贏得了王公貴族們的心,在十八世紀初成功吹起改教風潮。
俄羅斯帝國(簡稱帝俄)征服高加索地區時,阿迪格人紛紛逃向土耳其與約旦等地。留在俄國的餘民,則被當局分劃為四個群族註,置於不同的行政區,成為少數群體,現代的阿迪格人就是其中一支。
1917年沙皇政權被顛覆後,阿迪格人建立了自治州。1991年,該自治州升格為共和國,是俄羅斯聯邦中面積第二小的共和國,大多數居民是俄羅斯人,阿迪格人口僅占20%左右。
註:阿迪格人、卡巴爾達人(Kabardian)、切爾克斯人(Cherkess)和夏普蘇人(Shapsug)。
★★ 禱告 ★★
天父,感謝祢有無盡的憐憫與豐盛的慈愛,祢沒有按我們的罪過待我們,也沒有照我們的罪孽報應我們。求祢憐憫失落基督信仰的阿迪格人,從各地差派長期的宣教士來到他們身邊,在新的一代中,再次興起屬基督的群體,帶領阿迪格人重新與祢立約,在社會掀起回轉歸主的浪潮。求祢祝褔阿迪格語的聖經進度,感動翻譯員用最適合的阿迪格文字來詮釋祢的話語,也祝福更多人投入阿迪格福音資源的製作及推廣。願阿迪格人飢渴慕義,在基督的豐富中得着飽足。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資料蒙允許,摘錄自「宣教日引2023.08.02」)
宣教日引
語言是外人進入高加索的首要挑戰。其位於歐亞交接處,族群複雜,涵括印歐語系、阿爾泰語系、高加索語系和土耳其語系,比任何地方多元;加上崇山峻嶺區隔,一個山頂村莊的人們,甚至無法與僅一小時路程的鄰村居民溝通。這幾周,讓我們來為他們禱告。
語言學家都稱高加索山為「語言之山」,其中被視為最難的語言之一,就是阿巴扎語!在莫斯科貿易經商有成的阿巴扎朋友,半帶驕傲地說:「很多阿巴扎人特別有學習語言的天分。」別的語言再難發出的音,都難不倒他們。阿巴扎人的母語只有兩個母音,子音卻多達63個,說起話來必須動用口腔與喉舌的每個部位,交織出外人耳中既複雜又激昂的迷人語音。
他們的先祖是基督徒,遠從土耳其北部黑海沿岸遷徙至此。在鄂圖曼帝國勢力擴張後,他們全面改信了伊斯蘭教。十九世紀俄羅斯帝國爭奪高加索地區時,許多阿巴扎人死於戰爭,或流離到約旦及敘利亞。
古時,阿巴扎人家家戶戶有養蜂箱,他們居住的山谷有花草、果樹,吸引蜜蜂造訪。俄羅斯軍官費多(Fedor Tornau)在回憶錄中寫到:阿巴扎蜂蜜非常香,結晶後乳白、堅硬,像砂糖,土耳其人非常喜歡。
高加索地區局勢動盪,宣教事工難以開展。現在譯經團隊開始嘗試為難懂的阿巴扎語翻譯新約聖經。
★★ 禱告 ★★
天父,基督來到地上的這件事,證明了祢的愛跨越了天地鴻溝。我們禱告,這世上沒有什麼能隔絕神與阿巴扎人之間的愛。願有福音使者與翻譯團隊,能翻越高加索的「語言之山」,將完整的神的話語和福音帶給每個山民!神啊,讚美祢是話語的源頭!起初,祢說要有光,就有了光,使用祢比蜜更甘甜的話語來滋潤、觸摸阿巴扎人的心房!願他們愛慕祢的法度,終日不住地思想,忠實地將祢的話語活出來;祢也使用他們語言的天賦,傳揚神的恩言和好消息,使其他民族也能嘗到主愛的甘甜!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資料蒙允許,摘錄自「宣教日引2023.08.01」)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269巷5號
電話 02-23631035
傳真 02-23633343
信箱 agape259@hfpchurch.org.tw
© 2016 中華基督教長老會台北信友堂版權所有.
Hsin-Yi Friendship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aipe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