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日引
佛教是亞州未得之民的信仰之一,而佛教徒的目標是成佛,並非倚靠神,否認有主宰或造物主。佛教的三大地理體系之一的南傳佛教是由印度向東南亞的斯里蘭卡、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傳播。這幾周讓我們來為這幾個國家禱告,也為身處當地的宣教師禱告。
曼德勒的街頭,瀰漫著一絲不安,作為緬甸第二大城市,她本該充滿活力,如今卻籠罩在戰爭的陰影中。
自緬甸軍政府2021年2月發動政變,推翻民選政府,緬甸人民便狼狽地承受內戰與新冠疫情的夾擊,許多宣教工人被迫暫時撤退。2023年7月,我們與差會夥伴再度返緬,成立學生中心,開始曼德勒的青年事工。從取得居留證,到駐地裝潢、招生、開幕,我們在短短3個月內,完成了所有準備工作,一切都離不開上帝的恩典。
當我們仍沉浸在勇渡約旦河的雀躍之際,臘戌戰火、緬甸徵兵令、通貨膨脹、缺油缺電紛湧而至,直接影響學生中心的拓展計畫。戰事風聲來襲後,員工人心浮動、學生無心向學。
當一切都變得跟原先想的不一樣時,讓我們一起禱告,也記念在緬甸各處的宣教士,求主親自引領扶持。
★★ 禱告 ★★
天父,緬甸地震加上內戰的雙重困局,使得緬甸許多百姓生活陷入極大的艱難與困苦。求主憐憫,讓城市重建計畫與民間及各地國際支援,可以順利抵達緬甸災民的手中。求祢看顧緬甸當地及中國、泰國邊境的教會及宣教士,盼望面對天災人禍,內憂外患的緬甸,福音工作不被攔阻,流離失所的難民得到教會或福音機構的庇護,各方短中長期的救援物資不斷絕,上帝的恩手也不離開他們。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資料蒙允許,摘錄自「宣教日引2025.02.22」)
宣教日引
佛教是亞州未得之民的信仰之一,而佛教徒的目標是成佛,並非倚靠神,否認有主宰或造物主。佛教的三大地理體系之一的南傳佛教是由印度向東南亞的斯里蘭卡、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傳播。這幾周讓我們來為這幾個國家禱告,也為身處當地的宣教師禱告。
寶石城,是斯里蘭卡的一座城市,這裡雖盛產寶石,但當地人多半貧窮。寶石城的五百多個村落,星散於各山頭,基督徒與教會寥寥可數,弟兄姊妹通常要乘車或步行半小時至兩小時,才能到市中心教會崇拜。
2023年10月,小洋來到此地,以當地教會為據點,進村探訪,幫忙扶貧關懷,在居住的村落、教會,以及20公里外的村莊,陸續開展4個英文班。
短短8個月內,70位學生加入課堂,讓她接觸了數十個村莊的孩子。璞玉般的孩子們,心地柔軟,聆聽福音,做了決志禱告,但願福音光芒,將他們雕琢成璧。可惜的是,每年4月雨季滂沱,至6月水患高峰,常常阻絕了人們來到教會。
小洋盡心作主工的同時,心裡有塊特別柔軟的地方,裝著香港年邁的爸爸。雖然爸爸身體日漸衰弱,左眼失去視力,去年才熬過病危,但當女兒回港探望,與他禱告、唱詩歌時,他總會一起唱和,且說耶穌在他心裡,叫小洋的心得安慰,得以前行。
★★ 禱告 ★★
天父,祢曾跟但以理說:「通達人必發光,如同穹蒼的光輝;那使多人歸義的,必發光如星,直到永永遠遠。」求祢建造小洋和寶石城的基督徒,使他們發出獨特的生命光芒,成為祢璀璨的聖所、領人歸義的星光。求祢賜給小洋能力和恩典,活出祢榮耀的旨意,幫助她學習僧伽羅語、適應當地文化。每當她與人講論主耶穌時,聖靈就賜下精確的話語,觸摸人心。也願福音種子透過孩子在斯里蘭卡家庭發芽生根。我們為小洋的父親禱告,願他經歷主的平安、喜樂與醫治。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資料蒙允許,摘錄自「宣教日引2025.02.20」)
宣教日引
位於阿拉伯半島波斯灣沿岸的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阿曼,就是俗稱的「海灣六國」,是世界的富裕油庫,卻是福音的貧乏之地。這幾周讓我們來為他們的信仰及身處當地的基督徒禱告。
海灣地區的基督教歷史,就像那些曾經沿貿易線建立的老修道院,深埋在沙海之中,無人記起。至於近代的阿曼人,旁觀葡萄牙人、荷蘭人、英國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爭奪,自然對基督教沒有好感。列強們也未在海灣建立教會。
隨著阿拉伯使命團到來,情況有了轉變。兩位受老師激勵的美國改革宗神學生,前往被忽略的阿拉伯半島宣教,他們面對無法「宣講」福音的土地,轉向動員美國人以醫療服務阿拉伯人,在伊拉克、巴林、科威特、阿曼建立醫院。他們的代禱信和著作,成為西方教會了解伊斯蘭世界的窗口,以及禱告和學術資料的來源。院內建立的教會,讓遠從各地騎駱駝而來的阿拉伯人,有機會聽見讚美上帝的歌聲。如今,科威特與巴林的福音派教會,就建立在這些宣教士醫院的土地上。
2014年,一名與阿拉伯使命團有聯繫的美國學生,穿越內陸受傷後,附近村民得知紛紛前往探望,有些人甚至高興得哭了,他們想起家人被治癒的故事。基督徒的善意,還存留在一些阿曼人的心間。
★★ 禱告 ★★
天父,謝謝祢帶領宣教士來到阿拉伯半島耕耘,透過一段段平凡日常的相處,讓一些阿拉伯人心間,積存了對基督徒的善意和接納。這份鬆軟心土、預備道路的工作,仍需要有人持續下去,而祢是那位差遣人的主,曾感動保羅回應了馬其頓呼聲,也感動文中的神學生回應阿拉伯的呼召,我們懇求祢感動普世教會更多弟兄姐妹,回應祢的呼召,在每個世代承接宣教的棒子,以各樣的專業和才能服事阿曼人,啟發他們的屬靈生命,使人看見基督裡豐盛的生命與盼望。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資料蒙允許,摘錄自「宣教日引2025.01.16」)
宣教日引
位於阿拉伯半島波斯灣沿岸的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阿曼,就是俗稱的「海灣六國」,是世界的富裕油庫,卻是福音的貧乏之地。這幾周讓我們來為他們的信仰及身處當地的基督徒禱告。
踏進馬斯喀特的「教堂」前,你會從停車場的車水馬龍中,感受到背後的活力。教堂內的不同廳房,同時揚起各種語言和敬拜曲風。這座替代教堂功能的禮拜中心,由阿曼的天主教、新教和東正教徒共用,各時段租用的宗派單位不同,臉孔也相當國際化,印度與菲律賓移工占多數。新趨勢是埃塞俄比亞東正教移工的增加。
阿曼與阿聯酋,是最具信仰包容的海灣國家,近年「宗教寬容」被塑造為國民價值觀。經濟開放和外國移工到來,是海灣放寬宗教政策的主因,但阿曼尤為特別,因著阿曼伊巴德派包容的神學調性,人民和非穆斯林之間,早有悠久的寬容歷史。
19世紀末阿曼最知名的法學家努爾丁,主張與阿曼境內的基督徒、猶太人和其他非穆斯林和平共處,提供更多保護。非穆斯林有權實踐自己的信仰教義、享有公平審判權、可以和伊巴德派信徒同住一個社區,不被排擠。
然而,這種宗教包容的前提是,不妨礙他人信仰(不涉及讓本國穆斯林改教的底線)。
★★ 禱告 ★★
天父,我們讚美祢,在阿拉伯半島上,能有一群基督徒保有信仰,將敬拜讚美獻給祢。或許這些被派遣到海灣工作的基督徒,更是被祢揀選和差遣至此的福音種子,使阿拉伯人有機會與基督徒生活在一起,看見基督徒所敬拜的主,以及主所賜的平安、喜樂與盼望。祈求祢繼續保守阿曼宗教寬容的氛圍,幫助基督徒移工們如同聖經中乃縵將軍的小使女、職場的但以理,彰顯祢的榮耀,使人敬畏又真又活的神。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資料蒙允許,摘錄自「宣教日引2025.01.15」)
宣教日引
位於阿拉伯半島波斯灣沿岸的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阿曼,就是俗稱的「海灣六國」,是世界的富裕油庫,卻是福音的貧乏之地。這幾周讓我們來為他們的信仰及身處當地的基督徒禱告。
海灣國家是伊斯蘭世界的中心,但巴林和科威特允許本地基督徒擁有與穆斯林同等的公民身分。科威特目前大約有25萬名基督徒,幾乎全是外籍人士,科威特本地基督徒不超過300人。
科威特有9間不同宗派的教會,美國改革宗教會建立的「國家福音派教會」(National Evangelical Church)是科威特最大的新教教會,每週多達88個不同語言的會眾在此聚會。這些教會都是由早期宣教士建立,但政府從不干涉教會,科威特穆斯林也不會騷擾基督徒。科威特基督徒與穆斯林一樣,享有小學到大學的受教權,科威特憲法和法律毫無區別地對待穆斯林和基督徒,兩者皆享有同樣的基本權利和自由。
然而,科威特1981年的國籍法,禁止非穆斯林歸化為科威特公民,因此本地基督徒若與外籍基督徒結婚,幾乎都會選擇離開科威特,這也是科威特基督徒人數一直無法成長的原因。雖然基督徒有自由敬拜的權利,但向穆斯林傳福音則是大忌。
★★ 禱告 ★★
天父,感謝祢讓基督徒在科威特這個伊斯蘭國家,自由、公開地敬拜祢。我們更為那300名科威特本地基督徒讚美祢,因為他們是祢種下的福音種子,是祢所栽培的子民,而且祢也親自保守他們,讓他們安全地在這個國家成長、安心地讓信仰扎根。求主保守在科威特服事的牧者和信徒,持續成為祢愛的見證人。求祢的靈臨到這片土地,讓更多人來認識並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願基督徒與穆斯林的和睦同居,成為中東國家的美好見證。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資料蒙允許,摘錄自「宣教日引2025.01.07」)
宣教日引
位於阿拉伯半島波斯灣沿岸的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阿曼,就是俗稱的「海灣六國」,是世界的富裕油庫,卻是福音的貧乏之地。這幾周讓我們來為他們的信仰及身處當地的基督徒禱告。
在卡達,向穆斯林傳福音是刑事犯罪,可判處1~7年監禁。然而,為了照顧龐大外籍移工的信仰需要,政府批准在郊區興建「梅賽米爾教堂城」(Mesaymir)與「英國聖公會中心」(Anglican Centre)建築群,供基督教各宗派團體租賃,舉行崇拜、洗禮、婚禮與追思,各自用獨特的教會禮儀和語言敬拜上帝。
目前,卡達有8個教派滿足合法註冊條件,獲得官方認可,有天主教、英國聖公會、希臘東正教、敘利亞東正教、科普特教會達、黎巴嫩馬龍派、菲律賓福音派和印度基督教。未獲認可的小教派,在政府默許下仍可在合法教會的遮蓋下崇拜。
外國人在上述建築群內享有敬拜自由,但卡達公民不得參與,例如在梅賽米爾的入口,保安會檢視人們的身分證件。卡達的本國歸主者通常不會涉足外籍基督徒的場所,並小心隱藏自己的信仰。
一些卡達的神職人員在不違法的前提下,把握機會前往工業區關懷尚未信主的外籍移工。世足賽期間,海灣聖經公會也積極向移工與遊客們分發聖經。
★★ 禱告 ★★
天父,我們為著卡達的外國基督徒得以有肢體團契、敬拜祢的空間,向祢獻上讚美,願他們在沙漠中對祢的敬拜讚美,如馨香的祭冉冉升起,晝夜不止息。願這些被祢所充滿的行動聖所,不論走到哪裡生活工作,都成為神在人間的帳幕,使人看見上主榮耀的大光已經臨到,恢復與祢關係。求主讓所有中東本地百姓也快快有敬拜祢的自由,嘗到主恩的滋味。願聖靈持續在海灣國家的領袖心中動工,使他們敬畏主名,厚待主的子民。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資料蒙允許,摘錄自「宣教日引2025.01.04」)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269巷5號
電話 02-23631035
傳真 02-23633343
信箱 agape259@hfpchurch.org.tw
© 2016 中華基督教長老會台北信友堂版權所有.
Hsin-Yi Friendship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aipe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