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未得之民系列

朗格族(Runga)屬蘇丹族群的其中一支,主要居住於乍得,在中非共和國境內,約有31000朗格族人,生活於該國邊界地區,有自己的語言–朗格語。他們大部分是農民,住在農村的小城鎮,小米和小麥是主要的農作物,也種植洋蔥、大蒜和瓜類等,畜牧業是另一項主要的經濟活動。男子和婦女都會參與農地和畜牧工作。婚姻為一夫多妻制,一個家庭最多有四個妻子,主要妻子與丈夫住在一起,其他的妻子則住在自己的獨立住宅中。許多人信奉民間伊斯蘭教,即披著遜尼派伊斯蘭教外衣的萬物有靈論。其餘的是遜尼派穆斯林,也有些人從事蘇菲主義,一種神秘的伊斯蘭教形式。
福音事工阻礙與外展點子:外界對朗格族所知甚少,因此很難制訂外展策略,目前也沒有以朗格語製作的基督教資源。他們需要跨文化的福音使者和農業科學家、基督教電台廣播、和使用他們語言的文字資料。
« 求主預備、差派可以前往中非共和國見證基督、牧養朗格族的工人。
« 求主賜朗格族長老飢渴的靈,得以認識基督,並興起以家庭為基礎的歸主基督運動。
« 為聖經及福音工具翻譯禱告,盼望朗格族人能透過朗格語的聖經、福音廣播及電影等認識耶穌。
(資料蒙允許,摘錄/改寫自「今日未得之民」,Joshua Project)
今日未得之民系列

約499,000人 基督徒:0%
馬爾地夫群島位於印度西南部的印度洋,近2,000個島嶼中只有約200個有人居住。馬爾地夫官方語言為迪維希語,這種語言與斯里蘭卡的僧伽羅語有關,但他們有屬於自己的文字。大多數居民是漁民、商人和造船商,雖然身處在印度洋貿易路線的中心航線,他們卻不太受到外界的影響。每個島都有自己的首領,任何人都不得在首領不知情下離開或來到島上。伊斯蘭教為馬爾地夫人的信仰,規定與非穆斯林結婚是非法的,所有孩子都有阿拉伯名字。然而現今對大多數馬爾地夫人而言,伊斯蘭教只是名義上遵循的一種儀式傳統,許多人真正信奉的是民間信仰,他們害怕“邪惡的眼睛”(由固定凝視引起的詛咒)和邪靈,經常看到陌生人就跑,他們也害怕精靈。馬爾地夫是全球離婚率最高的國家,2012年官方提供的數字顯示離婚率為52.8%,他們的家庭結構鬆散,孩子們與母親一起生活,但得到父親的支持。
福音事工阻礙與外展點子:進入當地傳福音受到很大的限制,任何有關見證基督信仰的形式都被禁止,對福音是封閉的。祈求基督的福音可以透過廣播、電視和網路進到馬爾地夫人當中。
« 禱告馬爾地夫人能擺脫恐懼,因著認識耶穌得著生命中的真平安。
« 禱告主興起福音見證人向馬爾地夫人傳揚通往十字架的道路。
« 禱告神在馬爾地夫人中間興起歸主基督運動,從一個家庭傳到另一個家庭。
(資料蒙允許,摘錄/改寫自「今日未得之民」,Joshua Project
今日未得之民系列

約203,000人 基督徒:0%
拉沙里俾路支人主要分布在伊朗高原最南端的巴基斯坦境內,他們屬於俾路支人部落民族,因所居之地多為山區與沙漠,提供了免受外來者入侵的保護。俾路支人聲稱他們起源於現在敘利亞的阿勒坡省,是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的叔叔哈茲拉特的後裔,主要是遜尼派穆斯林,也有些是什葉派。拉沙里俾路支人透過口述歷史將傳統傳給孩子們,幾個世紀以來,俾路支母親為孩子們唱搖籃曲的傳統,在文化知識代代相傳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福音事工阻礙與外展點子:拉沙里俾路支人按照部落法律規定的習俗和傳統生活。 由於他們是部落民族,對於本身身份的認同非常重要,因此想要他們轉變為完全不同的信仰,需要很多的禱告和聖靈的感動才能實現。盼望讀到這篇文章的基督徒,可以每天為他們禱告,讓他們對福音信息持開放態度。
« 禱告神呼召宣教師前往巴基斯坦的拉沙里俾路支人中間。
« 禱告聖靈在拉沙里俾路支人聽到福音時,願意打開他們的心扉。
« 禱告神供應會說俾路支語的福音工人與他們一起工作,直到產生無可攔阻的歸主基督運動.
(資料蒙允許,摘錄/改寫自「今日未得之民」,Joshua Project)
今日未得之民系列

約967,000人 基督徒:0%
馬來西亞的米南加保人來自印尼蘇門答臘島,擁有獨特的文化和他們自己的皇室血統,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前。馬來西亞的米南加保人講馬來語,但他們也有自己的方言,反映了印尼傳統語言的語言根源。米南加保人高度尊重他們的女性,因為他們是透過母系血統來傳承自己的名字和財產。米南加保人也是虔誠的穆斯林,但因屬於母系繼嗣文化,一夫多妻制在米南文化中很少見,實因它與純正的繼承權相衝突。馬來西亞米南加保人的女性繼承權和男性無法娶第二個妻子的問題,引起基要派的伊斯蘭群體的批評。
福音事工阻礙與外展點子:馬來西亞雖賦予人民宗教自由,但規定伊斯蘭教遜尼派為國教,其他宗教组織不得向穆斯林傳教,基督徒在馬來西亞分享福音是有其挑戰性。米南加保人覺得他們的文化有被外界影響、世俗化的危險,與他們分享福音需要對這種文化的保存非常警慎。
« 求主預備米南加保人的心,能接受那些帶著耐心與尊重態度來到他們中間的福音工人。
« 願馬來西亞米南加保人的獨特文化,作為慈愛神所設計的文化被保留與祝福。
« 禱告米南加保人,在他們的文化得以保存下來的同時也能接受耶穌所帶來的真理。
(資料蒙允許,摘錄/改寫自「今日未得之民」,Joshua Project)
今日未得之民系列

約15,000人 基督徒:0%
科摩羅群島位於印度洋,離馬達加斯加不遠處,有四個主要島嶼,每個都有自己的語言。恩茲瓦尼島是其中一個,居民使用恩茲瓦尼科摩羅語,多數島民從事農業或漁業工作,非常貧窮和不發達。很多人移居到馬達加斯加,大部分是為了尋求更好的社會經濟條件,有些則是為了逃避政治衝突,後來也有許多大學生來到馬達加斯加學習。恩茲瓦尼科摩羅人也是早期伊朗商人、非洲大陸人、阿拉伯人和馬達加斯加人混血的後代。主要信奉伊斯蘭教,是沙菲派穆斯林,特別強調民間信仰和萬物有靈的元素,例如,咒語、巫術、催眠等。
福音事工阻礙與外展點子:恩茲瓦尼科摩羅人對伊斯蘭信仰的委身與神祕巫術的參與,使得外人難以接觸,常有屬靈爭戰。雖然科摩羅群島禁止傳福音,但馬達加斯加提供了一個環境,可以向這個未得之民群體傳福音。期盼在馬達加斯加的基督徒可以抓住這個機會分享福音。
« 禱告恩茲瓦尼科摩羅人被耶穌所吸引,明白這位耶穌遠超過他們所認知的眾先知。
« 禱告恩茲瓦尼科摩羅人中,即將接受耶穌成為個人救主者,能有生命成熟的基督徒來幫助他們扎根信仰。
« 禱告神在馬達加斯加的恩茲瓦尼科摩羅人中間興起穆斯林歸主運動。
(資料蒙允許,摘錄/改寫自「今日未得之民」,Joshua Project)
今日未得之民系列

約75,000人 基督徒:0%
東干人起源於中國西北部的甘肅省和陝西省,他們在東干起義(1862-1877)中敗給清朝帝國後,作為貧農來到中亞地區定居。俄羅斯人稱東干人為杜甘,他們的語言深受阿拉伯語、波斯語和土耳其語的影響,並且融合了中國、穆斯林和俄羅斯等文化。儘管他們已經完全斷絕了與中國的聯繫,但他們視自己為回族,即“中國穆斯林”。東干人主要是農民,種植水稻和甜菜等蔬菜,他們多半定居集中在河谷地區,一個村莊可能有兩個或多個集體農場,人口數千且每個村莊都有一個管理農場的委員會。東干人屬於內婚制,也就是他們會在某個特定的群體內結婚,不接受外來者。他們以熱情好客而聞名,舉行許多儀式和宴會,藉以保存他們固有的文化。年長者嚴謹地遵行伊斯蘭教的教義,然而年輕人對於宗教信仰則漠不關心。
福音事工阻礙與外展點子:與吉爾吉斯東甘人分享耶穌時,基督工人常會受到屬靈抵擋與敵對。目前已有東干語的耶穌傳及部分聖經翻譯,需要打發工人將這些資源帶進東干群體中。
« 為吉爾吉斯的和平禱告,求主賜下一個穩定、有執行力並公正的政府。
« 禱告神差派基督工人到吉爾吉斯東干人中間做見證,並帶入聖經、影片等福音資源。
« 禱告神賜下創意的策略與點子,贏得吉爾吉斯東干人中願意改變的年輕人。
(資料蒙允許,摘錄/改寫自「今日未得之民」,Joshua Project)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269巷5號
電話 02-23631035
傳真 02-23633343
信箱 agape259@hfpchurch.org.tw
© 2016 中華基督教長老會台北信友堂版權所有.
Hsin-Yi Friendship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aipe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