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未得之民系列

約54,000人 基督徒:0%
阿瓦爾人是俄羅斯達吉斯坦共和國最大的語言群體,在歷史上也是屬於强大的民族。 以榮耀與羞辱作為最高準則,一直深植在阿瓦爾的文化精神中,達吉斯坦34個群族都是如此,但在阿瓦爾人中也許是最為顯著,他們中間有些人住在鄰近國亞塞拜然。伊瑪目夏米爾,可以說是歷史上最著名的達吉斯坦人,他也是阿瓦爾人,是19 世紀上半葉的穆斯林領袖,在1834年至 1859 年期間領導了對俄羅斯征服者的政治和軍事抵抗。阿瓦爾人稱自己為Ma'arulal(意思為“居住在最高土地上的自由登山者”),有著自己獨特的阿瓦爾語。
福音事工阻礙與外展點子:復仇文化的力量阻止了阿瓦爾人來學習寬恕及悔改,然而這是與永生神建立關係中不可缺少的兩件事。恩典的希望在阿瓦爾人中湧現。現在有超過50名阿瓦爾信徒!新約、創世紀、箴言、路得和約拿已經用阿瓦爾語翻譯完成。
« 為亞塞拜然的阿瓦爾人禱告,願他們能接待三位一體的神進入到他們的生命當中。
« 求神透過異象和異夢對那些願意敞開心的亞塞拜然阿瓦爾人顯明祂對世人的心意。
« 求神加添力量和勇敢的心使亞塞拜然阿瓦爾人能藉著聖靈的力量來經歷基督的救恩。
(資料蒙允許,摘錄/改寫自「今日未得之民」,Joshua Project)
今日未得之民系列

約26,000人 基督徒:0%
奧地利是在俄羅斯高加索山脈東邊以外擁有第五大車臣人口數的國家,在全球近150萬名車臣人中,就有1萬多人居住在奧地利的克恩滕地區。幾乎所有的奧地利車臣人都會說三種語言,除了車臣語和俄語外也能說德語。奧地利的車臣人和世界各地的車臣人一樣,絕大多數是遜尼派穆斯林。他們與伊斯蘭教的緊密關係與他們的戰爭歷史有關,因為他們一直不得不捍衛屬於自己的地區,主要是對抗基督教或反宗教國家。車臣人的家長制很強,以至於如果父親去世並被埋葬在某地區,其餘家人可能會永遠留在那裡,除非被武力驅逐。通常男性全權負責養家糊口,婦女則負責家庭事務。基本上婦女由當家者所“擁有”,通常是她的丈夫、父親或兄弟。
福音事工阻礙與外展點子:由於在歷史上車臣人曾與基督教和反宗教國家作戰或被拒絕援助,所以他們強烈抵制福音。這些强烈信奉伊斯蘭教的人有時被稱為“俄羅斯黑手黨”,以打仗而聞名。 車臣人中的基督徒可能會面臨到酷刑或死亡的威脅。很需要有宣教士生活在他們當中,贏得當地領導人的信任,勇敢地分享福音。
« 祈求全能的神呼召曾受過車臣語培訓的工人來推動車臣人的歸主運動。
« 祈求神柔軟奧地利車臣人的心,特別是當地的長者,使他們能接受福音。
« 祈求神賜給車臣人救恩,開啟奧大利當地教會在車臣人中間植堂的機會。
(資料蒙允許,摘錄/改寫自「今日未得之民」,Joshua Project)
今日未得之民系列

約15,000人 基督徒:0%
亞美尼亞是第一個成為基督教國家,它位於亞塞拜然、伊朗、土耳其和喬治亞之間。然而,也有穆斯林亞塞拜然人居住在亞美尼亞境內。長期以來,穆斯林亞塞拜然人和基督教亞美尼亞人之間爆發種族暴力,近期更是為了維護他們的亞塞拜然文化,引發一場戰爭。亞美尼亞的亞塞拜然人主要是什葉派的穆斯林,但也有許多哈納菲派穆斯林,大約20% 的人是無神論者。他們的伊斯蘭教反映了亞塞拜然和伊朗之間存在的歷史聯繫。直到二十世紀,大多數亞塞拜然人都認為自己是穆斯林,而不是亞塞拜然人或土耳其人。他們認為成為“伊斯蘭教的精神共同體”比成為一個國家重要得多。
福音事工阻礙與外展點子:長期以來,存在亞塞拜然穆斯林和亞美尼亞基督徒之間的敵對痛苦,使亞塞拜然人無法給基督一個改變他們生命的機會。亞塞拜然人對於穆斯林宗教有著強烈的民族認同感,放棄伊斯蘭教就等於背叛他們的人民,與敵人聯手。聖經和耶穌傳有亞塞拜然語版本,且大多數亞塞拜然人都能閱讀,非亞美尼亞人分享使用這些資源可能會大有幫助。另外,誠實的基督徒商人可以贏得亞塞拜然同事的尊重,並贏得分享基督的機會。。
« 禱告主興起長期工人前往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人分享基督。
« 祈求禱告團隊被興起,透過敬拜和代禱來打破現況,吸引亞塞拜然人歸向耶穌基督。
« 禱告神為亞美尼亞信徒帶來外展的異象,使當地的亞塞拜然人有機會聽聞福音。
(資料蒙允許,摘錄/改寫自「今日未得之民」,Joshua Project)
今日未得之民系列

約445,000人 基督徒:0%
卡巴比什(Kababish)一詞通常用來形容一半是阿拉伯血統一半是黑人血統的人。 卡巴比什人是一個由混血阿拉伯人組成的鬆散部落聯盟,生活在沙漠灌木叢地區,他們傳統上是穆斯林,但由於長期處於嚴酷的沙漠生活方式,因此並不嚴格遵守伊斯蘭教的規則。當卡巴比什男人帶著他們的駱駝群穿越沙漠時,婦女和孩子們會留在家裡。婦女們照料蔬果園,小男孩們在田里工作,放牧駱駝,防止山羊和綿羊進入耕地。
福音事工阻礙與外展點子:卡巴比什人是游牧民族,要接觸到他們非常困難,再加上蘇丹的環境嚴酷,就更具有挑戰性。與居家婦女分享耶穌會是一種有果效的策略。透過廣播電台也給婦女帶來幫助。在市場工作的男人可以有效地接觸到卡巴比什男性。。
« 為蘇丹的和平禱告,求神供應夠用的食物和水源給當地人民。
« 禱告神賜給卡巴比什人有顆謙卑的心來聆聽耶穌的好消息,並能在上帝的真理中尋找祂。
« 禱告在卡巴比什人中興起歸主基督運動。
(資料蒙允許,摘錄/改寫自「今日未得之民」,Joshua Project)
今日未得之民系列

約51,000人 基督徒:0%
雅茲迪人是屬於庫爾德族,他們的宗教(雅茲迪教)含有來自不同宗教的信仰元素,包括瑣羅亞斯德教(崇拜太陽和火)、印度教、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他們主要住在伊拉克北部的尼尼微省。雖然有些人也生活在敘利亞、土耳其、亞美尼亞等,但許多人已經移居歐洲部分地區,例如,幾乎所有土耳其的雅茲迪人都移居德國。雅茲迪人是一個封閉的社群,不接受外來者。若是女兒與遵從其他信仰的人結婚則有可能帶來殺身之禍。幾個世紀以來,雅茲迪人一直遭受到穆斯林的迫害和誤解,2007年他們與伊斯蘭教徒間爆發激烈衝突,2014年,有許多人逃離了ISIS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迫害,來到德國等地找到了避難所。
福音事工阻礙與外展點子:雅茲迪人有時對任何想要改變其宗教信仰的企圖持敵對的態度。領袖們有時會介入,試圖阻止他人向該群體成員傳福音。目前外展工作的進行在雅茲迪人的身體、情感及教育方面帶來幫助,也為傳福音帶來進展。
« 有少數雅茲迪人已經開始相信基督,禱告他們能自由地實踐基督信仰。
« 禱告這些相信耶穌的雅茲迪人,在群體中不被當作文化叛徒而被拒絕。
« 為這些流離失所和受創傷的雅茲迪人禱告,願他們能經歷耶穌所賜的真平安。
(資料蒙允許,摘錄/改寫自「今日未得之民」,Joshua Project)
今日未得之民系列

約480,000人 基督徒:0%
緬甸的羅興亞人是指居住於緬甸若開邦阿拉干地區的一個穆斯林族群。羅興亞人聲稱他們自己為阿拉干的原住民,但緬甸人則認為他們是來自孟加拉的非法移民,根據緬甸現行國籍法,羅興亞人無法獲得公民身份。他們與政府間一直存有衝突,若開邦的居民多數信奉佛教(若開族、緬族等),少數信奉伊斯蘭教(羅興亞族),種族間也常爆發衝突。傳統上大多數羅興亞老人留鬍鬚,婦女戴頭巾,他們的房屋被高高的竹牆包圍,這個群體仍然存在一種稱為“薩馬吉”的社會紐帶,所有的社會福利活動,都透過這個薩馬吉集體完成。文化議題成為緬甸羅興亞人最棘手的問題之一,他們需要面對來自強大的佛教文化壓力及迫害。
福音事工阻礙與外展點子:軍事政變與種族衝突 (穆斯林與彿教徒)。因著局勢動盪的因素,也激勵當地教會不分宗派能同心合意來為國家守望。
« 禱告主藉著羅興亞人所遭受到的迫害,能引領許多穆斯林來到基督面前。
« 禱告主差派基督徒來幫助成千上萬被迫離開緬甸在外顛沛流離的羅興亞難民。
« 禱告緬甸政府願意承擔保護和供養這些羅興亞人的責任。
(資料蒙允許,摘錄/改寫自「今日未得之民」,Joshua Project)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269巷5號
電話 02-23631035
傳真 02-23633343
信箱 agape259@hfpchurch.org.tw
© 2016 中華基督教長老會台北信友堂版權所有.
Hsin-Yi Friendship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aipe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