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日引
位於阿拉伯半島波斯灣沿岸的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阿曼,就是俗稱的「海灣六國」,是世界的富裕油庫,卻是福音的貧乏之地。這幾周讓我們來為他們的信仰及身處當地的基督徒禱告。
海灣地區的基督教歷史,就像那些曾經沿貿易線建立的老修道院,深埋在沙海之中,無人記起。至於近代的阿曼人,旁觀葡萄牙人、荷蘭人、英國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爭奪,自然對基督教沒有好感。列強們也未在海灣建立教會。
隨著阿拉伯使命團到來,情況有了轉變。兩位受老師激勵的美國改革宗神學生,前往被忽略的阿拉伯半島宣教,他們面對無法「宣講」福音的土地,轉向動員美國人以醫療服務阿拉伯人,在伊拉克、巴林、科威特、阿曼建立醫院。他們的代禱信和著作,成為西方教會了解伊斯蘭世界的窗口,以及禱告和學術資料的來源。院內建立的教會,讓遠從各地騎駱駝而來的阿拉伯人,有機會聽見讚美上帝的歌聲。如今,科威特與巴林的福音派教會,就建立在這些宣教士醫院的土地上。
2014年,一名與阿拉伯使命團有聯繫的美國學生,穿越內陸受傷後,附近村民得知紛紛前往探望,有些人甚至高興得哭了,他們想起家人被治癒的故事。基督徒的善意,還存留在一些阿曼人的心間。
★★ 禱告 ★★
天父,謝謝祢帶領宣教士來到阿拉伯半島耕耘,透過一段段平凡日常的相處,讓一些阿拉伯人心間,積存了對基督徒的善意和接納。這份鬆軟心土、預備道路的工作,仍需要有人持續下去,而祢是那位差遣人的主,曾感動保羅回應了馬其頓呼聲,也感動文中的神學生回應阿拉伯的呼召,我們懇求祢感動普世教會更多弟兄姐妹,回應祢的呼召,在每個世代承接宣教的棒子,以各樣的專業和才能服事阿曼人,啟發他們的屬靈生命,使人看見基督裡豐盛的生命與盼望。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資料蒙允許,摘錄自「宣教日引2025.01.16」)
宣教日引
位於阿拉伯半島波斯灣沿岸的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阿曼,就是俗稱的「海灣六國」,是世界的富裕油庫,卻是福音的貧乏之地。這幾周讓我們來為他們的信仰及身處當地的基督徒禱告。
踏進馬斯喀特的「教堂」前,你會從停車場的車水馬龍中,感受到背後的活力。教堂內的不同廳房,同時揚起各種語言和敬拜曲風。這座替代教堂功能的禮拜中心,由阿曼的天主教、新教和東正教徒共用,各時段租用的宗派單位不同,臉孔也相當國際化,印度與菲律賓移工占多數。新趨勢是埃塞俄比亞東正教移工的增加。
阿曼與阿聯酋,是最具信仰包容的海灣國家,近年「宗教寬容」被塑造為國民價值觀。經濟開放和外國移工到來,是海灣放寬宗教政策的主因,但阿曼尤為特別,因著阿曼伊巴德派包容的神學調性,人民和非穆斯林之間,早有悠久的寬容歷史。
19世紀末阿曼最知名的法學家努爾丁,主張與阿曼境內的基督徒、猶太人和其他非穆斯林和平共處,提供更多保護。非穆斯林有權實踐自己的信仰教義、享有公平審判權、可以和伊巴德派信徒同住一個社區,不被排擠。
然而,這種宗教包容的前提是,不妨礙他人信仰(不涉及讓本國穆斯林改教的底線)。
★★ 禱告 ★★
天父,我們讚美祢,在阿拉伯半島上,能有一群基督徒保有信仰,將敬拜讚美獻給祢。或許這些被派遣到海灣工作的基督徒,更是被祢揀選和差遣至此的福音種子,使阿拉伯人有機會與基督徒生活在一起,看見基督徒所敬拜的主,以及主所賜的平安、喜樂與盼望。祈求祢繼續保守阿曼宗教寬容的氛圍,幫助基督徒移工們如同聖經中乃縵將軍的小使女、職場的但以理,彰顯祢的榮耀,使人敬畏又真又活的神。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資料蒙允許,摘錄自「宣教日引2025.01.15」)
宣教日引
位於阿拉伯半島波斯灣沿岸的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阿曼,就是俗稱的「海灣六國」,是世界的富裕油庫,卻是福音的貧乏之地。這幾周讓我們來為他們的信仰及身處當地的基督徒禱告。
海灣國家是伊斯蘭世界的中心,但巴林和科威特允許本地基督徒擁有與穆斯林同等的公民身分。科威特目前大約有25萬名基督徒,幾乎全是外籍人士,科威特本地基督徒不超過300人。
科威特有9間不同宗派的教會,美國改革宗教會建立的「國家福音派教會」(National Evangelical Church)是科威特最大的新教教會,每週多達88個不同語言的會眾在此聚會。這些教會都是由早期宣教士建立,但政府從不干涉教會,科威特穆斯林也不會騷擾基督徒。科威特基督徒與穆斯林一樣,享有小學到大學的受教權,科威特憲法和法律毫無區別地對待穆斯林和基督徒,兩者皆享有同樣的基本權利和自由。
然而,科威特1981年的國籍法,禁止非穆斯林歸化為科威特公民,因此本地基督徒若與外籍基督徒結婚,幾乎都會選擇離開科威特,這也是科威特基督徒人數一直無法成長的原因。雖然基督徒有自由敬拜的權利,但向穆斯林傳福音則是大忌。
★★ 禱告 ★★
天父,感謝祢讓基督徒在科威特這個伊斯蘭國家,自由、公開地敬拜祢。我們更為那300名科威特本地基督徒讚美祢,因為他們是祢種下的福音種子,是祢所栽培的子民,而且祢也親自保守他們,讓他們安全地在這個國家成長、安心地讓信仰扎根。求主保守在科威特服事的牧者和信徒,持續成為祢愛的見證人。求祢的靈臨到這片土地,讓更多人來認識並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願基督徒與穆斯林的和睦同居,成為中東國家的美好見證。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資料蒙允許,摘錄自「宣教日引2025.01.07」)
宣教日引
位於阿拉伯半島波斯灣沿岸的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阿曼,就是俗稱的「海灣六國」,是世界的富裕油庫,卻是福音的貧乏之地。這幾周讓我們來為他們的信仰及身處當地的基督徒禱告。
在卡達,向穆斯林傳福音是刑事犯罪,可判處1~7年監禁。然而,為了照顧龐大外籍移工的信仰需要,政府批准在郊區興建「梅賽米爾教堂城」(Mesaymir)與「英國聖公會中心」(Anglican Centre)建築群,供基督教各宗派團體租賃,舉行崇拜、洗禮、婚禮與追思,各自用獨特的教會禮儀和語言敬拜上帝。
目前,卡達有8個教派滿足合法註冊條件,獲得官方認可,有天主教、英國聖公會、希臘東正教、敘利亞東正教、科普特教會達、黎巴嫩馬龍派、菲律賓福音派和印度基督教。未獲認可的小教派,在政府默許下仍可在合法教會的遮蓋下崇拜。
外國人在上述建築群內享有敬拜自由,但卡達公民不得參與,例如在梅賽米爾的入口,保安會檢視人們的身分證件。卡達的本國歸主者通常不會涉足外籍基督徒的場所,並小心隱藏自己的信仰。
一些卡達的神職人員在不違法的前提下,把握機會前往工業區關懷尚未信主的外籍移工。世足賽期間,海灣聖經公會也積極向移工與遊客們分發聖經。
★★ 禱告 ★★
天父,我們為著卡達的外國基督徒得以有肢體團契、敬拜祢的空間,向祢獻上讚美,願他們在沙漠中對祢的敬拜讚美,如馨香的祭冉冉升起,晝夜不止息。願這些被祢所充滿的行動聖所,不論走到哪裡生活工作,都成為神在人間的帳幕,使人看見上主榮耀的大光已經臨到,恢復與祢關係。求主讓所有中東本地百姓也快快有敬拜祢的自由,嘗到主恩的滋味。願聖靈持續在海灣國家的領袖心中動工,使他們敬畏主名,厚待主的子民。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資料蒙允許,摘錄自「宣教日引2025.01.04」)
宣教日引
位於阿拉伯半島波斯灣沿岸的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阿曼,就是俗稱的「海灣六國」,是世界的富裕油庫,卻是福音的貧乏之地。這幾周讓我們來為他們的信仰及身處當地的基督徒禱告。
80後的年輕卡達國王塔米姆上台後,撤銷了媒體審查制度,並出資打造言論自由的半島電視台。在媒體皆由官方管控的阿拉伯世界,這匹脫韁野馬大膽討論爭議敏感話題,現場直播不經剪輯的新聞素材與脫口秀,讓觀眾客廳一秒置身在事發現場或示威街頭,還能Call-in互動辯論。
半島電視台成為最有影響力的輿論製造者,以坦率敢言得罪了無數阿拉伯政府,被視為破壞阿拉伯榮譽守則、揭人瘡疤與分裂弟兄情。沙特與埃及等國不惜以斷交威脅卡達關閉半島電視台。
儘管半島電視台在封閉世界鼓勵多元觀點發聲、給予沉默百姓抒發出口、向施政者施加改革壓力等方面發揮了價值,但也被質疑缺少客觀理性、煽動性強、助長媒體仿效、多次播放恐怖分子的發言。
在阿拉伯衛星媒體百家爭鳴的今天,我們要特別為福音頻道禱告,希望與眾不同的天國價值觀與充滿生命力的道,成為引人駐足的綠洲,為社會帶來祝福。例如,印尼某個福音節目專門討論年輕人關注話題,以受人信任和尊敬文化的方式傳遞理念,吸引許多人來電被跟進。
★★ 禱告 ★★
天父,當人們追逐各種新聞資訊、爭辯立場觀點,心思起伏不定時,祢讓福音如同閃爍發光的金子,奪回人們的目光。我們為阿拉伯世界的福音衛星頻道禱告,能製作出許多優質的福音節目;祢的道比任何事物都鋒利,是活潑大有功效的,總能出其不意飛快刺中人心,讓所有偶然轉到福音頻道,或從未想要收看的人,在祢榮耀的臨在中甦醒、安靜、渴慕聆聽,如同飢餓的人終於遇到糧食。願至高者向所有阿拉伯電視台的管理者和員工,啟示祢對媒體和各崗位的期待,常常感動他們的心來順服成就祢的心意。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資料蒙允許,摘錄自「宣教日引2024.12.29」)
宣教日引
位於阿拉伯半島波斯灣沿岸的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阿曼,俗稱「海灣六國」,是世界的富裕油庫,卻是福音的貧乏之地。這幾周讓我們來為他們的信仰及身處當地的基督徒禱告。
「作為阿拉伯基督徒,我們熟知阿拉伯文化和語言、熟悉古蘭經,但我們必須更進一步——去愛穆斯林。」
艾絲特出生在中東少有的基督徒家庭,受過良好教育。她尋思阿拉伯基督徒不願向周圍穆斯林傳福音的原因,「我們害怕這被稱作伊斯蘭的巨人。」
於是,艾絲特展開屬靈冒險,去到一個以逼迫基督徒聞名的富裕國家就讀大學。她住在穆斯林家庭,沒想到人們偷偷問起耶穌的事。
「當人飢餓時會尋找食物。而他們有信仰卻無法止飢,是如此地飢餓。」她開始深入研究阿拉伯的信仰,在穆斯林聚集的中東、北非、印度旅行,結識了在阿拉伯事奉的美南浸信會宣教士。艾絲特看到這位朋友全心奉獻和努力,但仍不能像艾絲特一樣徹底了解這片土地的語言和文化。這加深了艾絲特成為宣教師的決心,並進到中東的伊斯蘭心臟地帶服事。
雖然許多人認為阿拉伯基督徒人數太少、長期受排斥、有太多畏懼無法發揮生命見證的影響力,艾絲特卻持續帶領穆斯林歸主,並挑戰阿拉伯基督徒與她同行。
★★ 禱告 ★★
天父,願聖靈的風在阿拉伯基督徒生命中,吹入信心與勇氣,驅走受壓抑的陰影及灰塵。祢賜給他們的不是膽怯的心,而是剛強與仁愛謹守的心;祢呼喚他們成為世界的光,如遠遠就能看見的榮美山城,如燈台上的明光。我們祝福阿拉伯肢體強壯,顯出上帝的榮美,願他們生命流露的福音價值觀,總為封閉環境帶來新鮮的空氣,吸引人靠近主耶穌。也求祢大大祝福阿拉伯的門徒訓練工作,讓更多人以在地化、創新的方式跨越藩籬,向各階層各民族作見證。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資料蒙允許,摘錄自「宣教日引2024.12.27」)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269巷5號
電話 02-23631035
傳真 02-23633343
信箱 agape259@hfpchurch.org.tw
© 2016 中華基督教長老會台北信友堂版權所有.
Hsin-Yi Friendship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aipei All Rights Reserved.